首页>>学者风采

车柱环

来源:译研网 作者:时间:2013-03-31 20:21

车柱环,字“德民”,自号“简堂”。1920年12月7日生于江原道宁越郡水周面釜谷里,1948年,28岁的车柱环进入汉城大学文理院专攻中国语文,1952年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后车柱环留在汉城大学并于1952年考入本校大学院(研究生院),成了中国语文系的硕士研究生,1954年取得了文学硕士资格。随即留校在文理院历任讲师、助教授、副教授和教授。他在汉城大学任教的前10余年间,并没有因执教而中断他的继续深造,他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学习。1968年获得了汉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曾到台湾大学文学研究所作为特别研究生进行过一年的中国文学研究。
  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他曾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作为该校燕京学社的访问学人、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访问学人和香港大学中文系访问教授,从事中国文学研究及讲授中国文学课。他以精通多种语言的优势,这一时期在日本京都诗品研究班会议用日语作《钟嵘“诗品”的特色》的学术报告和用汉语在台北和香港分别发表题为《刘舰、钟嵘二家的诗观》和《陶渊明诗小考》等学术讲演,博得学界好评。
  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是车柱环的学术活动及著述活动最旺盛的时期。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仅在1975年以后,他就先后发表了《孔子》(三省文化文库,1975),《唐乐研究》(饥学图书,1976年)、随笔集《东方月》(观友社,1977)。《韩国道教思想研究》(汉城大学出版部,1978),《中国词文学论考》(汉城大学出版部,1982)。《高丽唐乐研究》(同和出版公社,1983),《韩国的道教思想》(同和出版公社,1984),《中国诗论》(汉城大学出版部,1989)。((追忆岁月》(和东出版社,1994,散文集)等10部著作。另外,在此期间,他还编注和译注了《中国新文学评论选》(1976)、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和《中国文史哲论》(1984)等多种中国著述;并出刊了《纳斋集译解》(1979)。《思庵集译解》(1979);还发表了《卫风初三篇试论》等约100篇学术论文。
   与此同时,车柱环还频频应邀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重要的学术报告。1982年他以韩国代表的身份参加美国纽约大学举办的国际比较文学会议;1983年曾赴美到美国西部各大学有关的东方学研究所考察,同年还作为法兰西学院的客座教授在巴黎第七大学讲授了为期三个月的韩中比较文学课,并用汉语在法兰西学院中国研究所作了题为《文心雕龙与诗品的诗论》的学术报告;1986年应邀到东京明治大学参加该校举办的关于中国域外汉籍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会上发表《韩国汉字词典的编纂工作》的论文。在90年代之前,车柱环还频频参加台湾学术界的许多活动。从1975至1990年这15年间,曾到台湾参加过国际比较文学会议、国际汉学会议、国际敦煌学研讨会、域外汉籍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唐代学术会议、中国民间文学国际讨论会、中国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等,并发表了《北宋怀古词小考》、《敦煌词中的男女》、《陶诗的鸟兽草木》、《丁若铺的(诗经讲义)》、《金可记与道教》、《云谣集的性格问题》、《范仲淹词试考》、《陶诗的韩译》等以中文写成的学术报告。
  90年代,车柱环曾应邀参加1990年在南京举办的唐代文学国际讨论会以及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纪念郭沫若诞生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上用中文发表了《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和《一个郭沫若读者的回忆》等学术性文章,引起与会者的兴趣。
  车柱环因精通中文和中国古籍而在韩国文学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历任韩国中国学会会长(1971),韩国学术院会员(1977)、韩国中语中文学会会长01977)、汉城大学东亚文化研究所所长(1979)、韩国东方文学比较研究会会长(1984)、韩国道教思想研究会会长(1986)、韩国敦煌学会会长(1987)。1985年,车柱环结束了汉城大学专职教授的生活,1986年2月正式退休,但立即又被檀国大学大学院聘为教授及到该校东洋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87年被汉城大学授予名誉教授荣誉。1992年被学术界选为韩国学术院副会长。现在他还同时担任震檀学会评议员、民族文化推进委员会理事及韩国学术振兴财团理事等职,成为名副其实的学术名流和社会活动家。
  车柱环因在学术上的高深造诣而获得过多种褒奖。1964年,获得国际笔会韩国本部的翻译文学奖。1980年作为独立有功者受到韩国总统表彰。1984年他荣获大韩民国学术院著作奖。1986年车柱环获得国民勋章冬柏章。1989年他又获得韩国随笔文学振兴会授予的随笔文学大奖殊荣。1990年,车柱环获国家授予的建国勋章爱族章。
  车先生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来不知疲倦,常教育后辈“用心灵工作”去“享受工作的人生”和“工作的乐趣”。
  车柱环汉语流利,以至于在中国人面前都可以“以假乱真”。

学术研究
  中国文学研究
  车柱环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在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可以说是著作等身。他有关中国文学的许多学术专著在韩国常常是一版再版,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他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学者。有关中国诗歌的总论、诗话方面的研究,车柱环教授撰写了不少专著,车柱环的《中国诗论》 (1989年 )将先秦至清代的重要诗论进行了分类分析。《锺嵘诗品校证》、《锺嵘诗品校证补》,傍证博引、资料繁富,间有校证。在宋词研究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有《中国词文学论考》(1982年)(该论文集收录的10多篇论文都提出了对词研究的独创性观点,为年轻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车柱环先生在文籍整理过程中,曾经把散见于各人文集的词作收集起来,他以《韩国词文学研究》为题目,揭晓了近四十人、八十九调、四百二十一篇的词作情况。有关唐代文学研究的论着涉及诗论、古文、词曲等方面,发表有《云谣集考释 》(《幼狮学志》第18卷第4期,1985)、《云谣集的性格问题》(《第二届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91)、《司空图的诗观》(《亚细亚研究》第8卷第2期)、《中国文学和古文运动》(《中国学报》,1991)诸文。车柱环在《李杜元白诗说》一文中介绍元白二人的诗歌主张。车认为,元白二人诗论都继承了“陈子昂和杜甫所体现的反映民情,纠正时政之误的意识和作风”,并有所展开,“重视诗的讽刺性、诗的政治效用性”,后半生创作,“元稹转向艳情,白居易缩向闲适”。
  主要著作有《钟嵘诗品校证》、《孔子》、《高丽唐乐之研究》、《中国文学史》(合著),翻译过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和胡适的《四十自述》,著论文百余篇。
  道教研究
  车柱环自70年代起研究道教,并在1986年组织成立了道教思想研究会,领导和组织了《抱朴子》轮流读书会和研究论文发表会。会员大多是中青年学者。道教思想研究会在1987至1992年间,连续出版了六本论文集。它们分别是:《道教与韩国思想》、《道教与韩国文化》、《韩国道教思想的展开》、《韩国道教思想的理解》、《韩国道教与道家思想》、《韩国道教之现代照明》等,集中考察了中国道教与朝鲜半岛社会的文化和思想等个方面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978年,车柱环出版了代表作《韩国道教思想研究》,1984年经过增补,改书名为《韩国的道教思想》,并被收入“韩国史选书”,由同和出版社出版。
  该书内容大部分以阐述道教思想为主,同时也简略地介绍道家思想及其相关问题,探讨各时代的发展过程,并叙述道教或道家思想的基本概念等。道教思想与道家思想,两者之间虽不无相关性,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各自朝不同的方向前进,各自经历了明显反复的变迁过程,因此进行研究时,宜将此二者分开,独立处理该研究课题。该书共十章,第一章《道教思想概说》简单介绍韩国的道教思想与道家思想;第二至六章探讨各时代的发展过程。这七篇原载于国立首尔(Seoul)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编的《韩国文化研究丛书》第十九册《韩国道教思想研究》,在书中略作增补。第八至十章中的《金丹道》、《符策派道教》、《数算功过的思想与司过神的信仰》等文,整理并叙述道教或道家思想的基本概念。这一部分与附录是作者在参与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民族大百科辞典》的编纂工作时所作,这次依相关文章调整而成,其中批注与参考文献一并置于文中或文章的最末页。
  这十章具体如下:
  第一章道教思想概说(前言,道家思想与道教,国家与道教,民间的道教,结语;
  第二章道教的移入及韩国的接受吸收(一)(神仙思想,道教与固有信仰结合,道家思想,新罗的仙风,新罗的方术);
  第三章道教的移入及韩国的接受吸收(二)(留唐学人与道教,昭格署与斋醮,修炼的道教,地理图谶思想);
  第四章新罗社会及道教思想(新罗社会之道家的侧面,新罗人的生活意识与仙风,对艺人的敬爱心,奇行与方术,新罗末学人与修炼的道教);
  第五章高句丽的道教思想(始祖的神异性,道教的传来,道教的尊崇,道家思想);
  第六章高丽的道教思想(图谶思想,睿宗与道教,守庚申的习俗,道教思想的推移,地理图谶说);
  第七章朝鲜初期的道教思想(前言,科仪的道教与儒者的反对,地理图谶思想,民间的道脉与修炼的道教,道教养生论与医药研究,结语);
  第八章金丹道(前言,《抱朴子》所见金丹道,与金丹道炼造有关的事项,精、气、神与内丹、外丹统合,胎息与龙虎秘诀);
  第九章科仪道教(前言,科仪的种类,科仪的一例,科仪道教的定位与变迁,我国的道士与道教科仪);
  第十章计数的功过思想与司过神的信仰(功过格,庚申习俗)。
  该书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并被译为日文、中文等。

滚动新闻/Rolling news
推荐专题/Recommend special
学者访谈/Interview    更多>>
  • 半个世纪的中国研究——访澳大利亚汉

    马克林(Colin Mackerras)教授是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早年毕业于墨尔本大学,后获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