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究新论>>

美国简帛《老子》研究述评

摘 要 :美国汉学家关于简帛《老子》文本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老子》的英译、文献学及文字学研究三个方面。本文通过对美国简帛《老子》研究的相关论著的整理分析发现,美国

《兴隆场》的学术价值与伊莎白的中国情怀

伊莎白·柯鲁克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终身荣誉教授,新中国英语教育的拓荒人,在中国生活了近百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伊莎白还是一位汉学人类学家,20世纪上半叶在

从中西文化关系的长期发展中寻求文化平衡之道

中国和西方在欧亚大陆架的两端,中古时期在丝绸之路的驼铃中,文化的交流主要停留在器物阶段上。大航海以后,海路打通,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国家开启了人类

作为研究对象与对话者的情感汉学

海外汉学是汉学家等国外人士研究中国文化的一门学问。就西方汉学而言,在对作为“他者”的中国文化所开展的研究中,情感与知性因素往往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情感是西方汉学发生

美国汉学家莱尔的学术性翻译及其译者惯习形塑

文章基于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和西梅奥尼的"译者惯习"概念,阐析美国汉学家威廉·莱尔的职业发展轨迹及其译者惯习的形塑。家庭环境的熏陶、早年从军和在台湾生活学习数年的经历及其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探索者——宇文所安的诗歌译介路径与特质

本文拟从翻译家的翻译动机如何对整个翻译活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出发,探析宇文所安的翻译动机、翻译观念、翻译路径以及翻译副文本对中国古典诗歌外译和读者接受所带来的影响,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走向均衡的文学图景

近些年来中国文化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译介和研究日益增多。然而,作为学术交流和文化交往的海外译介、研究,与作为权力话语和从文化政治的立场出发的

20世纪西方汉学界的《诗经》文化研究

从文化的角度研究《诗经》,是《诗经》学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礼乐文化、物质文化、民俗文化三个方面,初步梳理了20世纪西方汉学界(以英美汉学界为主线)在《诗经》文化研究上的

汉籍在海外的流布样态与研究取向

[摘要 ] 汉籍的界认、汉籍在海外流布与研究取向等问题,应与汉学这一概念加以会通而进行考察。出于此种考量,应在汉学坐标下提出汉籍的概念,将汉籍的海外流布研究划分为以日韩

卫礼贤与《易经》研究

卫礼贤德译《易经》因为得到中国学者劳乃宣之助,得到了理解《易经》的精髓,所以其翻译准确而实用。不过,他的译本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影响却是主要因贝恩斯夫人将其译为英语而

滚动新闻/Rolling news
推荐专题/Recommend special
学者访谈/Interview    更多>>
  • 周大新、谢赫访谈录:文学翻译是译者

    近日,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会员、埃及汉学家谢赫最新翻译的阿拉伯语版《21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