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讹、化”与翟理斯《聊斋志异》英译
《聊斋志异》在国外流传甚广,其中翟理斯之英译是《聊斋志异》翻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以钱钟书关于翻译的“媒”、“讹”、“化”之说加以烛照,可周衍地发明翟氏英译的特色。其中,“媒”表征于翟氏译本注释,起着有效传递中国文化媒介之作用;“讹”体现为翟氏出于纯洁化之考量而对原作性描写所作的置换与删节;“化”落实为两个层面,译文恰如其分地传递出原文洗练优美的文风、译文所觅取文化意象与原文中的文化意象间形神兼似。
【铁安】陈苌《戏题十绝句》告知了有关《石头记》的一切
“讀破萬卷筆有神”即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的意思。言将万卷书读破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比喻只有多读书,才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首联言作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所不师而无定师,兼取众长,不囿于一家而写岀了風雅一样的杰作。正与后人戚寥生序中云“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 一致。诗外有诗,言外有意。“不薄今人况古人” 从杜甫《戏为六绝句》“不薄今人爱古人” 引变而來。用“况” 明言今人、古人一样值得重视,应为著书立传。而这正是石红书中对今人“ 传我”、“传他” 的意思。
【胡汉生】《金瓶梅》中的“西洋印”
邢慧玲教授研究《金瓶梅》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在西门庆所占有的有身份的女人身上,不是有葫芦,就是有胡珠,我们且把这些葫芦和胡珠称为‘胡印’”。胡在中国古代是对西域或北方民族的总称,那么 《金瓶梅》中的“胡”究竟指的哪方"胡"呢?可以从《金瓶梅》中对一百颗胡珠前后文不同的表述中找到答案---------原来最后一百回吴月娘逃难带着的一百颗胡珠,最先是李瓶儿从梁中书那儿带走的一百颗西洋大珠(10回)。《金瓶梅》中的“胡”原来指的是“西洋”!那么《金瓶梅》中的“胡印”,更为准确的说应该称为“西洋印”!”《金瓶梅》中的“西洋印”较多,捡重要的兹举几例。
【铁安】从“聋肿老僧”“聾鐘和尚”说开来
《铁说红楼》有此问题的答案: 前十回以卞藏本为准,"一个字都不可改".其余以梦稿本,列藏本为准.但梦稿本是指把所有杨氏补文改文清除后的真稿本部分.列藏本也要做一定的清理."一个字都不可改"是脂砚斋的话。
【铁安】《金陵十二钗》本事名册
国初邑中之工诗歌古文者结云门社于惠山名动远迩四方名士如睢州湯孔伯斌吴门汪苕文琬慈溪姜西铭宸英辈咸来赴焉邑中凡十人皆一时之俊也今约举于左 顾景行景文,顾梁汾贞观,秦乐天保寅,秦留仙松龄,黄夏荪瑚,严荪友绳孙,邹黎眉显吉,刘震修雷恒,刘霈远霖恒,安孟公璿。
美国老庄美学研究路向
英语世界于18世纪接触到中国道家经典《老子》与《庄子》,但对老庄美学思想的阐发则是20世纪之事,尤以美国相关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美国学者围绕老庄美学与浪漫主义、老庄美学与现象学、道家美学思想寻绎及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意义等问题对老庄美学思想进行了系列勘查,显示出由“趋同”到“求异”的一个研究路向。
铁说红楼: 《红楼梦》的腰在何处?
一本书,一本小说,一本野史,会有腰吗?没听说过。咳,《红楼梦》就是有腰的。不然身为新红学派奠基人之一的红学泰斗不会向世人认罪说:
方维规:汉学家对汉语结构的早期思考
柯林斯(Randall Collins)在其论著《哲学社会学:思想变迁的全球理论》[1]中发展了关于哲学体系之形成的全球理论,他在该著导论中介绍了四种在哲学或社会学文献中为人熟知的体系理论:(一)思想创造思想;(二)个体创造思想;(三)文化的自我生成;(四)一切都是变动的,不可能具有明确轮廓和明确解释。柯林斯试图与这四种理论保持距离,并以哲学在亚洲和西方的具体历史发展来阐释自己的观点。本文涉及的主要是柯林斯所说的文化的自我生成理论。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哲学产生于特定的文化场域,而文化场域具有句法标记,也就是不同语言的句式构造给不同文化打上了烙印。语言是所有认识论、本体论、逻辑思维得以产生的土壤,原因是句法决定了哲学表述的内容和形式。
大范甘迪
法规和发挥复合风管
蒋向艳:唐诗在20世纪法国的传播
唐诗在法国的传播呈现繁荣景象。在这片盛景中,最为突出的唐代诗人莫过于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寒山、李贺和李商隐。唐诗在法国的传播对进一步思考如何促进中国经典文学在国外的传播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世界汉学讲坛 | 何广思教授解读中拉
- ·阿根廷何广思:超越西方范本才能获
- ·阿尤布: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
- ·黄卓越:早期中国的书写与汉学研究
- ·薪火永相传,著名汉学家马克林讲汉
- ·《人民日报》:《用翻译架起中葡文
- ·蔡宗齐(美国):开辟中国文化走向
11 月 22 日下午,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北京语言大学主办、世界汉学中心承办的世界汉学讲坛第九讲成功举办。本次讲坛由...
10 月 18 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
日前,由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牵头建设的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在青岛正式成立,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召集人、土耳其著...
摘要:该文原为作者2021年10月20日在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举办的一带一路汉学研究论坛上所做的现场演讲,对海外汉...
2023年6月7日下午,薪火永相传大师说汉学暨世界汉学讲坛第四讲成功举办。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
2023年02月0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7版刊登了《用翻译架起中葡文化交流的桥梁》一文。文章由新汉学计划海外高级中...
天下学问一家: 开辟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新路径 蔡宗齐 蔡宗齐(Zong-qiCai),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校区东亚语言文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