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场》的学术价值与伊莎白的中国情怀
摘要:伊莎白·柯鲁克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终身荣誉教授,新中国英语教育的拓荒人,在中国生活了近百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伊莎白还是一位汉学人类学家,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开展了多次田野调查。除了与丈夫大卫·柯鲁克共同合作完成的《十里店》系列著作,伊莎白还著有《兴隆场》系列著作。《兴隆场》深度描绘了特殊历史背景下中国的乡村社会和建设实验,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其中所蕴藏的伊莎白的中国情怀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关键词:伊莎白 《兴隆场》 人类学 田野调查 中国情怀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友谊勋章”是中国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勋章,目前仅向9位国际人士颁授。伊莎白·柯鲁克(Isabel Crook)是获此殊荣者之一,她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中国英语教育事业。她从1948年开始在中央外事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担负培训新中国翻译人才和外事人才的任务,之后一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工作生活至今。世人更多知晓和关注的是她新中国英语教育拓荒人的身份,往往忽略了她作为人类学家所做出的卓越学术贡献。本文从伊莎白的代表作《兴隆场》入手,回望其百年人生,探究伊莎白的中国情怀与学术贡献。
1915年12月,伊莎白出生在中国成都的一个加拿大来华传教士家庭。父亲饶和美(Homer G. Brown,1882—1957)和母亲饶珍芳(Muriel J. Brown,1887—1966)都是来自加拿大的基督教传教士,曾参与建设了华西协合大学(后并入四川大学和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1933年,18岁的伊莎白从成都华西加拿大学校高中毕业。1938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获得儿童心理学文学硕士学位,辅修人类学。此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然而,对于从小就经历过西南军阀混战,像集邮一样常常捡子弹壳玩的伊莎白,战争并不是新鲜事。出于对人类学痴迷的追求,她毅然决定回到自己儿时成长的四川开展人类学调查,积累学术实践经验,观察中国社会变革。纵观伊莎白的学术人生,共有四次主要的人类学调研经历。1938年,伊莎白经父亲朋友介绍和支持,从成都出发,经过雅安,到达西康的彝族山村昭侯庙(今雅安自治州汉源县顺河乡板样三组),寄住彝族家庭,开始了为期几个月的生活体验和田野调查,这是她回中国后开展的第一次调研。1939年,伊莎白经父亲介绍和支持,经过都江堰、汶川,到达藏羌文化走廊的重要节点——杂谷脑(今理县)的巴士闹村,在此开始了为期半年的田野调查。这是伊莎白在中国开展的一次严格意义上的人类学田野调查。藏区调研虽然具有开创性意义,但并未形成正式出版的学术成果。伊莎白随即又投入到了第三次田野调查中。1940年至1942年间,她参加了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的乡村建设实验项目,来到了重庆璧山兴隆场。在此期间,伊莎白邂逅了在成都金陵大学任教的英国记者、英国共产党员大卫·柯鲁克(David Crook,1910—2000)。她在兴隆场进行了扎实的参与式田野调查,记录整理了大量详实的一手资料,后来形成了著名的《兴隆场》系列著作。1942年,“二战”欧洲战场全面爆发,柯鲁克回到英国参加了皇家空军,伊莎白跟随他前往英国并与柯鲁克结婚。在柯鲁克的介绍下,伊莎白正式加入了英国共产党。在英国期间,伊莎白认识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著名人类学家雷蒙德·弗思(Raymond Firth,1901—2002)。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伊莎白开始师从弗思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1947年,柯鲁克和伊莎白返回中国,来到太行山东麓、河北邯郸武安市的十里店村开展田野调查,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改复查和整党运动的全过程。这是伊莎白在中国开启的第四次人类学研究实践。伊莎白与柯鲁克合作出版著作三部:1959年,《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 Ten Mile Inn)一书在英国出版;1966年,作为续篇的《阳邑公社的头几年》(The First Years of Yangyi Commune)一书出版;1979年,《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Ten Mile Inn: Mass Movement in a Chinese Village)一书在美国出版。
伊莎白
二
《调查》通过“地毯式”的历史调查与纯白描式的“日志”记录,再现了20 世纪40 年代初四川乡村社会的基本样态,有难得的真实感和在场感,超越了逻辑性与概念性的抽象研究,是了解民国社会多元性的难得史料。该书将各家各户的家庭状况、人员构成、经济收入、居住条件、教育程度、婚姻情况以及婚丧嫁娶、家长里短、民风民俗、地方纷争等问题的记述,散落在一个个人物故事中,使读者获得一种深切的历史在场感,触摸到民国历史的温度,同时也看到民国的不同面相。
《兴隆场》是一本研究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乡村社会的“汉学人类学”经典著作。《兴隆场》的出现,无疑为为数不多的西南地区汉族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田野资料,成为我们研究当时和今天西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必读参考文献。该书遵循经典民族志的书写风格,以研究对象为中心,从社会底层观察宏大世界,再进行理论反思与建构。《兴隆场》如其他民族志一样,从微观社会出发,反映出一个宏大的历史叙事。
在田野调查期间,作为外乡人的俞锡玑和作为外国人的伊莎白通过挨家挨户走访,一共调查了整个乡1497户,向我们展现了一幅西南汉族乡村的完整画卷,用比较中立的态度刻画出当地的男女老少、兵匪官绅的形象,描绘了在时代洪流席卷下,抗战时期国统区活着的底层社会是如何应对世事变迁的。正如贺萧和韩起澜在该书引言中所说,伊莎白和俞锡玑的这项研究,为中国乡村研究、川渝地区研究、国民党研究、乡村建设实验研究、变革研究以及女性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们如实记录的兴隆场的日常生活细节,为我们保留下了当时当地的珍贵历史记忆。《兴隆场》是20世纪30—40年代中国人类学发展高峰的一个缩影。当时一批学成回国的学者和中国现代大学迅速成长积蓄的人类学及相关学科人才,刚刚接受完西方人类学学术训练,便在本土开展了大量实践。传统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研究,即去远方客观地研究异文化的过程。对于生在四川的伊莎白而言,她是外国人但又在中国长大,兴隆场是他乡也是故乡,不完全是人类学传统中的“异文化”对象。《兴隆场》的田野调查更是跨越了70多年,最初的田野调查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但是在80年代之后,伊莎白和俞锡玑曾多次返回兴隆场进行补充调查,研究重点也从人类学转向历史学,围绕地方主义观念以及当地人对变革的态度重新组织调查材料,成书的参考书目也多为1970年之后的文本,使得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更反映出近年来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变化。在人类学家与历史学家的合作下发展而成的“历史人类学”已经是目前最富成果的领域之一。如果我们可以把《兴隆场》和《调查》联在一起读,就能更为清楚地理解这场对话,并从中看到一页页20世纪40年代的田野笔记是如何诞生出今天的民族志的。《调查》忠实地记录了在田野调查过程中,伊莎白和俞锡玑这两位外乡(国)人一步一步进入社区,了解当地社会和文化,进行人类学实践的过程。而脱胎于《调查》的《兴隆场》则根据学术要求,分门别类地梳理了社会文化的不同方面,并体现出作者对自我与他者的反思。两本书合在一起,为我们完整地展示了人类学研究是如何实现的,为我们未来进行人类学田野调查和民族志写作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模版。《兴隆场》是一本从女性人类学者视角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重要资料。该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一时期少有的、由人类学家观察抗战后方川渝汉族乡村社会的视角,而且为我们添加了另一个更为罕见的女性人类学家视角。参与田野调查与该书创作的伊莎白、俞锡玑、柯临清等人都是女性,尽管这本书并未将目光聚焦于女性身上,我们还是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们对处境艰难的兴隆场女性的悲悯与关怀。女性的身份能使伊莎白一行人快速取得当地女性的信任,协进会在医疗、教育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她们提供的医疗服务,能使她们自然而然地参与到当地妇女的家庭生活当中。在闲聊中得知的琐碎日常虽然繁复庞杂,但也能让伊莎白她们更加深入当地人的内心世界,了解她们的所思所想,看到乡村生活风平浪静表面下的暗潮汹涌。由女性参与创作的《兴隆场》大大丰富了当时本就不多的女性研究资料,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有人认为,主要以女性作为访谈对象未免使材料过于细碎,家长里短的日常生活不利于研究者进行宏大命题的探讨。而伊莎白和柯临清40多年后对历史资料的收集则告诉我们,女性的声音在历史中具有尤其独特的魅力。《兴隆场》将细致入微的参与式田野调查与拉开数十年距离的冷静深度分析相结合,在人类学、社会学、乡村研究乃至四川地区研究方面都做出了杰出贡献。该书还为我们了解中国基层、推动基层社会变革、脱贫攻坚、全面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很多有益思考。基层社会一直是研究中国的重中之重,已经形成了非常庞大的研究领域,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都在关注这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已经形成了一项认知,即对于中国改革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要推动基层社会变革。《兴隆场》的前半部分关注传统社会文化,而后半部分讨论了当时的基层变革,如国家机器与本土势力的合作和矛盾,外来社团与本地生活秩序的张力和冲突,婚姻与两性关系的变迁等,这种全景式的展示,可以为我们进行中国基层研究和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五
(冯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兰建华:北京外国语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上一篇:从中西文化关系的长期发展中寻求文化平衡之道
- 下一篇:美国简帛《老子》研究述评
- ·世界汉学讲坛 | 何广思教授解读中拉
- ·阿根廷何广思:超越西方范本才能获
- ·阿尤布: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
- ·黄卓越:早期中国的书写与汉学研究
- ·薪火永相传,著名汉学家马克林讲汉
- ·《人民日报》:《用翻译架起中葡文
- ·蔡宗齐(美国):开辟中国文化走向
11 月 22 日下午,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北京语言大学主办、世界汉学中心承办的世界汉学讲坛第九讲成功举办。本次讲坛由...
10 月 18 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
日前,由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牵头建设的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在青岛正式成立,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召集人、土耳其著...
摘要:该文原为作者2021年10月20日在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举办的一带一路汉学研究论坛上所做的现场演讲,对海外汉...
2023年6月7日下午,薪火永相传大师说汉学暨世界汉学讲坛第四讲成功举办。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
2023年02月0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7版刊登了《用翻译架起中葡文化交流的桥梁》一文。文章由新汉学计划海外高级中...
天下学问一家: 开辟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新路径 蔡宗齐 蔡宗齐(Zong-qiCai),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校区东亚语言文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