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与人类文明”高端论坛暨汉学学科论证会_国际汉学研究——汉学,汉学家,汉学研究,sinology,china studies
首页>>资讯头条

“汉学与人类文明”高端论坛暨汉学学科论证会

来源:一带一路研究院 作者:雨静 时间:2020-12-22 09:41

12月9日,“汉学与人类文明”高端论坛暨汉学学科论证会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海内外专家共聚一堂,从时代需求和国家使命出发,就海外汉学的历史与传承、汉学研究与国家形象构建、汉学学科发展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袁明,国家图书馆原党委书记、馆长詹福瑞,《国际汉学》主编、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张西平,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汉学与中国学研究所所长黄卓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学院院长杨慧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春青,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程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现代室主任赵稀方等国内相关领域专家,以及丹麦外交部前大使级总领事曹伯义(Carsten Boyer Thøgersen)等海外汉学家,从不同角度就汉学的当代价值与学科发展方向提出了真知灼见。北京语言大学刘利校长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语言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颜伟、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贾烈英、副院长黄悦参加了会议。

图片

刘利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国内在来华留学人才培养领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成果最突出的高等院校,北京语言大学在汉学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积累。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对外交流的发展,当前正是汉学学科发展的大好时机,作为国内汉学研究的重镇和世界汉学家的“摇篮”,北语有责任也有决心为推进和提升汉学发展贡献力量。学校专门成立一带一路研究院,力求整合校内资源和力量,聚焦汉学,致力于培养知华友华的高端汉学人才,服务国家战略。

张西平教授主持了专家讨论环节。他从多年从事汉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分享了经验与体会,强调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以及在我国高校加大力度培养新一代汉学人才,让汉学家通过参与中国与世界的“互动”重新认识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图片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是国内最高水平的中国学研究平台,袁明教授作为燕京学堂院长,从全局高度和切身经验出发,对北语发展汉学的思路给予很高评价。她指出,汉学对树立国家形象至关重要,很多知华友华的大使、外交家都曾经在北语学习,燕京学堂的优秀海外学者中,很多也都有在北语学习的背景,这一资源是北语发展汉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她提出,未来的汉学发展应该更加重视培养青年汉学家,他们不仅拥有开阔的全球性视野、现代知识体系,而且其中很多人语言能力非凡、对中国有深厚的兴趣和感情,把握住他们,就把握住了汉学的未来。

图片
詹福瑞教授回顾了国家图书馆在中国学文献研究中心建设方面的经验,对北语的汉学学科建设提出了切实建议。他强调汉学学科建设很有必要,未来要突出几个重点: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体系,其次应承担起培养汉学人才的教育任务,第三是有必要通过学术平台,以研究为渠道开展国际对话。
图片
作为在北京语言大学多年深耕汉学领域的专家,黄卓越教授提到,汉学既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既具有辐射性,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北语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建起汉学与中国学研究所,聚集了诸多学者踏实耕耘,成果迭出,有着扎实丰厚的研究基础,目前有必要乘势而上,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打造一个汉学人才培养与世界学术界沟通对话的高端平台。
图片
杨慧林教授表示,北语是公认的汉学家摇篮,当今世界上活跃的汉学家有很多都是在北语与中国结缘,法国汉学家朱利安甚至从他在北语学到的第一个汉语句型出发,表达了深邃的哲学思想。杨教授引用一句谚语对北语给予厚望:“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改变世界的手”,北京语言大学建设汉学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责无旁贷,意义重大。他还从多年担任世界汉学大会主席的经验出发,为北语的汉学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图片
李春青教授建议,根据北语现在的发展特点和学术特色,可以将海外汉学知识谱系研究作为重点学科建设方向。通过追溯各国汉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掌握世界汉学的基本情况,为学科建立打下坚实基础。在知识基础之上,要立意高远,提升到理论的、反思的、批判性的研究高度,以更高的站位找到汉学研究的突破口。
图片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程维教授认为,面对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文科建设和学科转型与交叉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建设汉学二级学科顺应了当前的时代精神和学科发展规律,对外语学科的转型也很有借鉴意义。
图片
丹麦汉学家曹伯义在线参加了会议,他谈到近些年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发展的描述与分析发生了很大偏误,其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界分析和理解中国文化的能力不足,汉学的发展能有效应对这一瓶颈问题。
图片
(资料图)曹伯义参加首届“一带一路”汉学与文化发展论坛
赵稀方教授认为,汉学研究过程中应注意意识形态问题,中国学术界要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就应当加大投入建设汉学学科,由此培养出的汉学人才在国际上的立场和态度才能更符合中国立场。
图片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文化译研网国家工程负责人徐宝锋教授主持会议并汇报了北语在汉学学科发展方面的构想和思路,各位专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北语建设汉学学科的诸多问题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务实的建议,一致认为北京语言大学理应利用历史积淀和天然优势,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汉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重镇。
图片

滚动新闻/Rolling news
推荐专题/Recommend special
学者访谈/Interview    更多>>
  • 【世界汉学讲坛】《关雎》英译探微:

    3月11日下午,著名美国汉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夏含夷( Edward L. Shaughnessy )主讲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