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卓越做客清华欧美文学论坛
11月18日,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学研究所所长黄卓越教授应清华大学外文系和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之邀,做客清华大学欧美文学论坛,做了题为《“文化”的第三个定义——兼论英国20世纪文化研究观念的演变》的学术报告。报告以清晰的思路和深刻的学理内涵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并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黄卓越在报告中指出,当代英美文化研究是20世纪下半期以来,继德国阐释学、法国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之后,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最为重大影响的一种思潮或观念类型,它对我们的中文学科、英文学科等的原有研究与建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黄卓越梳理了作为“文化研究”领域中“文化”这一概念的定义所经历的三次重大的变化,以及每一次变化背后蕴含的复杂原因,并且探讨了文化研究需要关注的诸多问题。
黄卓越指出,在英国“文化”观念史上,“文化”这一概念大约经历了三次变化。第一次是19世纪阿诺德在《文化与无政府》一书中使用的“文化”与“文明”相对立的概念, 在这里文化相对于外部形式的工业文明是“世上最美好的思想和文字”, 是人类“对完美的追求”, F.R.利维斯和 T.S.艾略特继承并发挥了了阿诺德的思想。第二次“文化”概念的变化是文化研究在50年代兴起之初雷蒙?威廉斯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此时,战后民众社会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力量,以精神完美为标志的“文化”概念经由威廉斯的扬弃,成为“整体的生活方式”。
黄卓越援引著名的英国文学评论家伊格尔顿的论述指出,阿诺德等人的定义属于评述性的定义,威廉斯等人的定义属于描述性的定义。第三次“文化”概念的变化是70年代至今在引入符号学结构主义之后“文化”所被赋予的又一个定义,即符号学层面上的文化定义, 这一定义标志着文化定义或文化研究的符号学转向,由此文化研究扩展到各种与符号性表象相关的研究之中,这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文学作品研究,也包括对商品、广告、图像、摄像、展览会、流行音乐、身体装饰、妇女杂志、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研究。“意识形态”和“表征”随之成为文化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符号被视作文化意义的承载者已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趋势。
本次学术论坛由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曹莉教授主持,外文系陈永国教授作了全面、精彩的点评。
- 上一篇:38位青年汉学家:我们毕业啦!
- 下一篇:中国南京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高层论坛举办
- ·世界汉学讲坛 | 何广思教授解读中拉
- ·阿根廷何广思:超越西方范本才能获
- ·阿尤布: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
- ·黄卓越:早期中国的书写与汉学研究
- ·薪火永相传,著名汉学家马克林讲汉
- ·《人民日报》:《用翻译架起中葡文
- ·蔡宗齐(美国):开辟中国文化走向
11 月 22 日下午,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北京语言大学主办、世界汉学中心承办的世界汉学讲坛第九讲成功举办。本次讲坛由...
10 月 18 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
日前,由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牵头建设的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在青岛正式成立,土耳其汉学家理事会召集人、土耳其著...
摘要:该文原为作者2021年10月20日在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举办的一带一路汉学研究论坛上所做的现场演讲,对海外汉...
2023年6月7日下午,薪火永相传大师说汉学暨世界汉学讲坛第四讲成功举办。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
2023年02月0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7版刊登了《用翻译架起中葡文化交流的桥梁》一文。文章由新汉学计划海外高级中...
天下学问一家: 开辟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新路径 蔡宗齐 蔡宗齐(Zong-qiCai),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校区东亚语言文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