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对韩国和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讲座_国际汉学研究——汉学,汉学家,汉学研究,sinology,china studies
首页>>资讯头条

“中国汉字对韩国和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讲座

来源:译研网 作者:时间:2018-11-08 08:34

2018年11月2日上午,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举办的“一个亚洲”2018年系列讲座第八讲在北外国际大厦222会议室举行。韩国明知大学东亚细亚研究所所长姜允玉教授做了题为“中国汉字对韩国和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的讲座。此次讲座由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管永前副教授主持。



  讲座中,姜允玉教授主要围绕汉字和韩国、日本儒家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以中、韩、日三国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以及大量的当代文化现象为佐证,从儒家记录和制度文化、儒家祭礼仪式和行为文化两个方面阐述了汉字在东亚地区对于儒家文化传播和儒家文化本土化过程的重要意义。





  讲座伊始,姜教授以对迄今朝鲜半岛发现的最早的《论语》竹简的介绍为引子,为大家简要梳理了汉字在朝鲜半岛的传播过程,进而解释了“汉字文化圈”和“儒家文化共同体”的概念,并介绍了目前韩、日两国汉字的使用现状。接着,姜教授介绍了乡校这一韩国保留至今的汉字教育机构,并通过对《朝鲜王朝仪轨》《国朝五礼仪》《国家仪礼》等传世文献概况的简要说明,论述了汉字对朝鲜半岛记录文化的重要影响。姜教授还特别为大家介绍了15世纪朝鲜人崔溥所著的《漂海录》及其对于研究明代中国社会概况和中国南方汉语口语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姜教授从礼乐仪式的角度切入,解释了“宗庙大祭”“释奠”的文化含义和本土化特点,并通过分析对比中、韩、日三国目前使用的“祭”“礼”“舞”“酒”“爵”“音”等汉字,为大家解读了汉字对韩国和日本保留至今的祭礼仪式和行为文化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小结了韩国和日本社会儒家文化的完整性、主导性、本土性、多元性等特点。姜教授指出,儒家文化“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思想对于当今构建“亚洲共同体”具有非比寻常的作用,对于维护地区间和平稳定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最后,现场师生与姜教授展开互动,围绕当代中国文化在韩国的影响和韩国汉字教育现状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李轩供稿 


滚动新闻/Rolling news
推荐专题/Recommend special
学者访谈/Interview    更多>>
  • 【世界汉学讲坛】《关雎》英译探微:

    3月11日下午,著名美国汉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夏含夷( Edward L. Shaughnessy )主讲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