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卓越主编《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陆续出版
海外对中国文论的研究属于汉学的一个特殊分支,萌于19世纪,盛于20世纪 60年代之后,并至90年代出现新的转机,其研究的成果不仅体现了海外学人对中国文学与文论的独特知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当代的文论研究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以故,通过细致地梳理其演化的脉络,揭示其方法论上的范型及所包容的历史含义,总结其得失,无论对于了解国际学界的相关动态,还是逐步地构建出完整的汉学史谱系等,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日由黄卓越主持编著的《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英美卷》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正式推出。该书原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的一个重大项目,也是迄今最为详尽、周密地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的一部著作。撰者采用整体化与细分化相结合的方式,借助不同版块的设计,勾勒出了该领域研究的一个完整图景。同时,该书的另外一个鲜明特点,便是注重学科话语演化的内外要素,由此而力图在历史展开的维度上揭橥其波动的轨迹,进而以中国文论的年代学、话题学、翻译学等为坐标,立体地呈示英语世界对中国文论表现出的兴趣特征、介入深度、设论倾向等。
之后,属于同一系列的“东亚卷”、“欧美卷”也将陆续出版。
目录
第一编:总述:英语世界中国文论研究概貌
第一章,从文学史至文论研究
一,英国的端绪:20世纪前的研究
二,北美的文论研究:一条渐次成型的轨迹
三,余论
第二章,分期与范型
一,蛰伏期:泛用主义的范型
二,分治期:科学主义的范型
(一)原典研究
(二)文类(理论)研究
(三)“抒情传统”
(四)汉字诗律论
(五)比较文论
三,新变期:文化研究等的间入
(一)性别理论研究
(二)传播理论的援入
(三)书写理论
第二编:以时代为线索的考察
第三章,汉学界的先秦文学思想研究
一,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研究
二,道家美学与文学思想研究
第四章,北美汉学界两汉文学思想研究
一,对司马相如及杨雄汉赋思想的论述
二,《诗大序》的研究:四种类型
三,围绕司马迁、班固、王充等展开的论述
第五章,汉学视野中的魏晋六朝文学思想
一,谱系梳理与总体特征概观
二,汉学家论曹丕、阮籍与嵇康
三,北美学界的《文赋》研究
四,多重的聚焦:《文心雕龙》研究的兴起
五,另一个兴趣点:钟嵘的《诗品》
六,对该期其他一些批评家的研究
第六章,汉学界的唐代文学思想研究
一,汉学家论唐代实用主义文学观
二,关于两部诗论经典的研究:《诗式》与《二十四诗品》
三,朝向于唐代古文理论
四,汉学家眼中的唐诗意象与抒情特征等
第七章,汉学界的两宋词论研究
一,概述:“词论”研究的类型
二,有关几部词学著述的论讨
第八章,汉学家论两宋文论
一,《斯文》对宋代文学思想的研究
二,欧阳修文论思想研究
三,对苏轼文学思想的研究
四,黄庭坚研究的几个例证
第九章,英美汉学对宋元“诗话”的解读
一,聚焦《沧浪诗话》
二,对《六一诗话》的研究
三,魏世德的元好问研究
第十章,明清文论研究在英美的展开
一,复古主义,唐顺之及其他
二,晚期研究的重点:公安派文论
三,解读袁枚:施吉瑞的研究
四,对王夫子文学思想的解析
第十一章,英语世界的中国小说理论研究
一,比较研究与中国小说理论的建构
二,小说与历史的关系
三,作为批评概念的“奇”
第十二章:更深的开掘:小说戏曲评点研究
一,热点之一:金圣叹的评点
二,对其他评点家的研究
三,对评点的整体性研究
第十三章:偏于冷僻的领域:戏剧理论研究
一,“完备”的戏剧理论:困境与创新
二,戏剧创作的诸要素
三,中西戏剧之比较
第三编:以话题与方法为主的考察
第十四章:话题类型
一, 形上差异论
二, 抒情传统论
三, 汉诗文字特征论
四, 叙事理论
五, 性别理论
第十五章:汉学研究方法例说
一,对“文”的形式主义强调
二, 新批评的解说路径
三, 结构主义方法的措用
第四编:中国文论的英译
第十六章,中国文论英译概况
第十七章,中国文论英译的评析
一, 先秦两汉时期的文论英译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论英译
三, 隋唐五代时期的文论英译
四, 宋金元时期的文论英译
- ·意大利汉学家毕罗—— “我对汉字和
- ·浦安迪:透过评注理解中国古代思想
- ·三位知名外国汉学家:中国取得的成
- ·德国汉学家: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
- ·剑桥大学汉学研究的见证人——访英
- ·从晏子到麦家,英国汉学家米欧敏如
- ·宇文所安:必须质问是否真的存在一
如果只闻其声,人们可能意识不到毕罗是外国人,他的普通话标准流畅,还夹杂着些许儿话音。他的名字“毕罗”则取自《庄...
浦安迪(Andrew H. Plaks),194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73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比较文学系荣休...
相比于多数外国人,汉学家对新中国成立70年后的巨大发展有着更敏锐的观察与更深刻的体会——他们熟悉中国的语言与文化...
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已经提出了这种双赢的思想。从农耕社会来看,其中包含着一种成功的逻辑:如果一方邀请另一方进行农...
鲁惟一(MichaelLoewe,1922—),英国著名汉学家、秦汉史专家、剑桥大学荣休教授。他先后就读于剑桥珀斯中学、牛津大学莫...
米欧敏(Olivia Anna Rovsing Milburn,1976— ),英国汉学家、翻译家、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汉语教授。她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剑桥...
当前最著名的前现代文学研究学者宇文所安,现任哈佛大学James Bryant Conant大学讲座教授,历经四十多年的教职,于2018年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