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尼文化发展翻译与出版论坛在加德满都开幕

开幕式嘉宾合影
国际在线消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张玥):首届中尼文化发展翻译与出版论坛于2018年10月30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开幕,尼泊尔文化、旅游与民航部部长阿迪卡里、尼泊尔学院院长乌普莱迪、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卓越等来自中尼两国文学、历史、翻译和出版界的近200名嘉宾出席开幕式。
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中心主任黄卓越致辞
由中国文化译研网和尼泊尔学院联合举办的本次论坛,旨在讨论尼泊尔和中国翻译及出版领域的现状,并通过两国翻译和出版业的合作来加强双边文化交流。黄卓越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中尼两国人民都崇尚自然,文化气氛和谐、包容,有许多相同点。而不同的地理环境与历史经历,又孕育了两国有所差异的文化形态。这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是我们相互间的吸引力所在,也非常有利于我们在交往中的互补与互鉴。
尼泊尔文化旅游与民航部部长阿迪卡里致辞
今年99岁高龄的尼泊尔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佐西曾经于上世纪60年代在中国工作,他在当天的开幕式上同现场的中尼嘉宾一起回顾了两国源远流长的友好关系。佐西说,尼中在加强和推动双边关系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其中文化层面的交流最为重要。希望通过这样的论坛,进一步促进两国翻译和出版领域的合作,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
尼泊尔文学巨匠佐西致辞
尼泊尔前驻华大使马斯基博士在开幕式上说,很多尼泊尔学者都阅读过鲁迅等中国近现代作家的书籍,但是对中国新生代文学作品不够了解,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翻译。相信新时代的中国文学一定能让尼泊尔朋友对新时代的中国有更深一步的认识,这就需要中尼两国新生代翻译力量的合作。
尼泊尔前驻华大使马斯基致辞
尼泊尔文化、旅游与民航部部长阿迪卡里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尼泊尔和中国互为值得信任的好邻居,两国在互联互通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向前推进。相信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的首届中尼文化发展翻译与出版论坛能够让两国文学和翻译界的朋友充分交流,增进了解,分享经验,从而进一步推动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
开幕式之后,中尼两国学者、译者与出版家在上下午的两场论坛上,分别就尼泊尔的汉学研究历史与现状,尼中两国互译与出版图书的专题进行了学术上的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索尼娅·布雷思勒与她“中国模式”
- ·翻译牵动文学命脉 ——访韩国著名翻
- ·链接中国:在澳洲研究汉学
- ·深研儒佛之道——梅约翰教授访谈
- ·翻译与研究:站在中国文学研究的前
- ·感受中国,书写中国 ——访加拿大著
- ·以语言与艺术为桥梁的汉学研究
人物简介 索尼娅布雷思勒(Sonia Bressler),法国作家,2005年毕业于巴黎第十二大学,获哲学与认识论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巴...
金泰成(김태성),韩国著名翻译家,韩国汉声文化硏究所所长。1959年出生于韩国首尔, 毕业于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 获文...
邓肯(Campbell Murray Duncan),新西兰汉学家和翻译家,曾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汉学系教授,现任《新西兰亚洲研究杂...
梅约翰(John Makeham) ,著名汉学家,现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拉伯筹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现代中国哲学》(M...
伊维德(Wilt L.Idema),1944年出生于荷兰的达伦(Dalen),在荷兰莱顿大学学习中国语言与文学。1968~1970年先后在日本札幌的...
李莎(Lisa Carducci)是加拿大著名的作家、诗人、翻译家和油画艺术家。早年曾就读于蒙特利尔大学,获文字学与语言学博士...
林西莉教授 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生于1932年。瑞典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也是作家和摄影家。自20世纪70年代起便致力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