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哈佛燕京学社_国际汉学研究——汉学,汉学家,汉学研究,sinology,china studies
首页>>汉学地图

探访哈佛燕京学社

来源:译研网 作者:时间:2013-04-18 08:05

  哈佛燕京学社办公楼 王如君摄

  哈佛大学是美国大学中的第一号,哈佛大学的哈佛燕京学社也很有名,它是研究东亚文化的基地,为美国与中国及东亚学术交流搭起了一条重要的桥梁。前不久,记者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了哈佛燕京学社,采访了该社社长杜维明教授,领略了一番这个哈佛屋檐下的“东方小世界”。

  独立于哈佛的学社

  从外表上看,哈佛燕京学社很不起眼,只是一幢二层小楼,在哈佛校园许多风格别致的建筑中,显得十分普通。不过,正门前的一对白色石狮子正在张牙舞爪,似乎告诉人们:“我们面向东亚。”的确,哈佛燕京学社的能量不小,资助过的学者遍及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及东亚地区。

  哈佛燕京学社虽称学社,但实际上是一个基金会,1928年根据美国铝业公司创办人查尔斯·马丁·霍尔的遗嘱创建,霍尔家族捐赠了一笔资金,由美国大学的代表哈佛和中国大学当时的代表燕京大学联手,成立了哈佛燕京学社。杜维明说:“当时哈佛有两个意愿,一是发展中国的人文学,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宗教、文化人类学等;二是帮助发展东亚研究。”说来有趣,哈佛燕京学社名义上属于哈佛的一部分,连办公的地方都与哈佛的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同在一个屋檐下,可实际运行却是独立的,学社的掌权机构是一个9人组成的董事会。学社的财权由该社董事会说了算。杜维明笑着对记者说:“我们学社与哈佛关系非常密切,但资金运作是独立的,这在哈佛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没有研究人员的学术机构

  哈佛燕京学社没有研究人员,包括社长在内才七八个人,这些人虽然也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但日常工作则是管理资金运作以及项目开展。基金会旗下的哈佛燕京图书馆也不过几十人,以管理图书为业。但学社的学术交流令业内人士称道。

  据杜维明介绍,哈佛燕京学社资助的项目主要有访问学人、博士奖学金、博士培训以及资助书刊杂志的出版和发行。杜维明说:“我们资助的学者都是学术界的带头人,从1954年开始,在中国以外的东亚地区已资助过700多位,在中国大陆也有几百位了。这是哈佛燕京学社的骄傲。”

  图书馆成为社会“公器”

  哈佛燕京学社成立之时,就做出了一个十分明智的决定,建立一个以东亚文化为内容的图书馆,当时叫“汉和图书馆”,现在叫哈佛燕京图书馆,目前藏书有100多万册。杜维明说:“哈佛燕京图书馆信奉‘学术为天下公器’的原则。任何一本书,再珍贵的书,一进入我们的图书馆,就绝对公开。任何人只要办个借书证,就可随便借阅。对于善本、孤本,任何人都可影印,不过,出于保护起见,不能用复印机,而是要照相,图书只是收取少量照相费。”杜维明还透露了一个秘密,该图书馆今年被盗,有70多本精品丢失,其中有中国宋代的善本。他开玩笑说:“盗贼不一般,至少是个教授级的家伙。”

  历任社长苦心经营

  哈佛燕京学社发展至今已有75年,学术交流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与历任社长的苦心经营分不开。该学社至今有过6位社长。杜维明表示,学社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细水长流,学术项目如此,历任社长代代相传也如此。历史上有两位社长功劳很大。首任社长叶理绥是俄国后裔,是研究日本文学的专家。他担任社长20多年,为学社奠定了基础。另一位是赖世和,曾担任过美国驻日本大使,是研究日本文化最杰出的专家之一。说到自己,杜维明不愿多谈。其实,杜维明本人是学贯中西的专家,尤其是对儒家文化有精深的研究。他祖籍广东,1949年随父母去台湾。1962年,杜维明获哈佛燕京学社的奖学金,进哈佛读研究生,拿到博士学位后回台湾教书。1967年再返美国,到普林斯顿大学教学。1971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81年到哈佛。1996年出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他热衷美中文化和学术交流,每年都要到中国三四次。他说:“现在是研究中国文化的最好时期,随着中国经济腾飞,美国人渴望了解中国文化,世界渴望听到中国的声音,我们应当竭力将‘文化中国’事业发扬光大。”▲

  《环球时报》 2003年09月19日 第十八版

滚动新闻/Rolling news
推荐专题/Recommend special
学者访谈/Interview    更多>>
  • 半个世纪的中国研究——访澳大利亚汉

    马克林(Colin Mackerras)教授是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早年毕业于墨尔本大学,后获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