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中国学学会
一个是"日本中国学会",它成立于1949年10月,在上野的学士院召开了成立大会。它包含文学、语言学、哲学三大部分,现在会员总数超过了2000人。这个学会的本部设在东京汤岛的孔子庙,这一事实本身具有象征性意味:它具有战前日本汉学、支那学的传统的侧面,从70年代后期开始,它作为中国学学者交流的场所,起到的是一种类似"同业帮会"的作用。目前研究中国近现代问题的中国学学者也有所增加,不过年会的论文宣读和每年一期的《会报》所载论文,仍以中国古典研究为中心。这个学会规模虽大,然而从它的研究实际成果来看,很难说收到了应有的效果。
与这个学会几乎同步,在1951年10月"现代中国学会"也起步了。与前者不同的是,它以对现代中国的关心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在此前提下,研究古代中国问题的研究者如果同样具备这样的现代问题意识,也可以参加这个学会。不过,后来研究近现代问题的研究者增多,以至于当初的这一设想无法实现,使这个学会变成了以现代中国为研究对象的学会。它的领域一度曾以政治经济等等社会科学为中心,80年代以后,思想文学的研究者也加入进来,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学会。
第三个学会是"中国社会文化学会"。它的前身是设在东京大学本部的"东大中国哲学文学会",在1986年经大幅度改组而成。为了取缔学阀门第的束缚,它吸收了东大以外的研究者参加,并且为适应中国学远远超越了哲学文学领域的现状,也吸收了中国史学和日本思想史研究者参加。每年的年会均设立特定的主题,围绕它召开饶有兴味的学术研讨会。在追求跨学科研究方面,这个学会有着自学的积极的努力,除不断对于机构成中国框架的主体规范进行再探讨之外,它在对日中儒学的比较和探讨方面也以其宽阔的视野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以上是日本全国有关中国学的主要学会,此外,尚有"中国语学会",它以语言学和中国语教育问题为中心开展活动。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
- ·索尼娅·布雷思勒与她“中国模式”
- ·翻译牵动文学命脉 ——访韩国著名翻
- ·链接中国:在澳洲研究汉学
- ·深研儒佛之道——梅约翰教授访谈
- ·翻译与研究:站在中国文学研究的前
- ·感受中国,书写中国 ——访加拿大著
- ·以语言与艺术为桥梁的汉学研究
人物简介 索尼娅布雷思勒(Sonia Bressler),法国作家,2005年毕业于巴黎第十二大学,获哲学与认识论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巴...
金泰成(김태성),韩国著名翻译家,韩国汉声文化硏究所所长。1959年出生于韩国首尔, 毕业于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 获文...
邓肯(Campbell Murray Duncan),新西兰汉学家和翻译家,曾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汉学系教授,现任《新西兰亚洲研究杂...
梅约翰(John Makeham) ,著名汉学家,现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拉伯筹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现代中国哲学》(M...
伊维德(Wilt L.Idema),1944年出生于荷兰的达伦(Dalen),在荷兰莱顿大学学习中国语言与文学。1968~1970年先后在日本札幌的...
李莎(Lisa Carducci)是加拿大著名的作家、诗人、翻译家和油画艺术家。早年曾就读于蒙特利尔大学,获文字学与语言学博士...
林西莉教授 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生于1932年。瑞典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也是作家和摄影家。自20世纪70年代起便致力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