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第九届汉学研讨会
中新网11月5日电 据国家汉办网站消息,日前,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与汉学研讨会第九届年会在塔什干孔子学院召开。中国驻乌特命全权大使张霄、乌议会下院外委会副主席阿特尔霍加耶娃、东方学院院长马纳诺夫、塔什干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靳彦山、乌方院长阿克拉木以及乌高校的部分汉语教学专家、学者46人加了此次会议。
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院长马纳诺夫在致辞表示,此次汉语教学及汉学研讨会适逢乌中建交20周年和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历史时期,对于促进乌汉语教学、进一步提升乌兹别克斯坦汉学研究在中亚的领先地位、全面深化乌中传统友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汉语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乌民众学习汉语的兴趣正在逐年增长,汉语在乌院校和各行各业中日渐普及,其塔什干孔子学院功不可没。相信在乌中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下,乌汉语教学和汉学研究将不断取得新成绩。
张霄大使在致辞中指出,汉语是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桥梁,也是中乌友好世代相传的纽带。乌兹别克有着汉学研究和汉语教学悠久的历史,也决定了乌在中亚汉学界的显著成绩和领先地位。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便诞生于此,曾两度荣获全球最佳孔子学院称号,汉学研讨会年会成为海外汉学界的知名盛会,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架起一道文化的桥梁。
乌兹别克议会下院外委会副主席阿特尔霍加耶娃以“乌中战略伙伴关系的保障”为题发言,对乌中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塔什干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靳彦山在发言中首先回顾了乌兹别克斯坦汉语教学发展历程与现状。学院现在面临的是全新的课题--教学口径必须拓宽的问题。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要走出去,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在与乌兹别克人民交往中,多一些换位思考,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探索多渠道合作途径效果会更好。
自2005年塔什干孔子学院成立以来,已经先后教授学生约2100人次,2012年9月份学院招收26个班级,学生人数达426人。目前乌兹别克斯坦在校汉语学生总数已超2000人。
- 上一篇:意大利汉学家:“西方民众渴望更多地了解中国”
- 下一篇:复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成立
- ·索尼娅·布雷思勒与她“中国模式”
- ·翻译牵动文学命脉 ——访韩国著名翻
- ·链接中国:在澳洲研究汉学
- ·深研儒佛之道——梅约翰教授访谈
- ·翻译与研究:站在中国文学研究的前
- ·感受中国,书写中国 ——访加拿大著
- ·以语言与艺术为桥梁的汉学研究
人物简介 索尼娅布雷思勒(Sonia Bressler),法国作家,2005年毕业于巴黎第十二大学,获哲学与认识论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巴...
金泰成(김태성),韩国著名翻译家,韩国汉声文化硏究所所长。1959年出生于韩国首尔, 毕业于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 获文...
邓肯(Campbell Murray Duncan),新西兰汉学家和翻译家,曾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汉学系教授,现任《新西兰亚洲研究杂...
梅约翰(John Makeham) ,著名汉学家,现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拉伯筹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现代中国哲学》(M...
伊维德(Wilt L.Idema),1944年出生于荷兰的达伦(Dalen),在荷兰莱顿大学学习中国语言与文学。1968~1970年先后在日本札幌的...
李莎(Lisa Carducci)是加拿大著名的作家、诗人、翻译家和油画艺术家。早年曾就读于蒙特利尔大学,获文字学与语言学博士...
林西莉教授 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生于1932年。瑞典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也是作家和摄影家。自20世纪70年代起便致力于汉...